丹青中国——2024杰出艺术人物 杨启国

2024-11-12 10:32   来源: 互联网

在丹青的世界里,我们见证了无数艺术家的辛勤耕耘与卓越成就,他们用笔墨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艺术画卷,用色彩勾勒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

本次活动旨在表彰那些在书画艺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杰出艺术家。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但共同的是,他们都以笔墨为媒介,以画作为载体,传递着真善美的价值观,他们不仅技艺精湛,更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对社会的关注与担当。他们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风格与情感,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化自信。

杨启国,艺名秦巴道人,1961年生于竹溪县。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湖北省十堰首席代表,湖北文联委员、作协委员。原十堰市文联主席,摄影家协会主席,书法家协会常务主席,武当书画院院长。

出版有艺术摄影集《上津古镇》《竹溪民歌十五首》主编有《十堰文学作品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秦巴墨韵》《秦巴神韵》秦巴五省十市书法作品集。策划了牛郎织女,沧浪,桃花真源,女娲等地域文化旅游品牌。

他对书法的喜爱萌芽于童年,四十多年的功力积累和书法理论理解吸收,多门类艺术的交互滋养,最终形成了朴拙率真、情趣横生的书法风格。

2023年Ⅱ月,参展笫二十八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获“艺术经典奖”。

杨启国:冷与热的平衡

文 | 陈维(广州艺博会组委会艺委会主任)

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是同时并存的,在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交织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必备条件。艺术离不开主观因素,因为艺术家并不是机器。哪怕是再具象的作品也会有个人的主观意识的参与。但理智的思考在艺术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使艺术作品展现出一种面貌,杨启国在艺术中便坚持着这种理性与感性,冷与热交融的艺术创作方式,他的创作平衡了这几种元素并形成自己的体系。

杨启国对书法的喜爱萌芽于童年,上学期间他就开始坚持书法学习,在勤奋练习毛笔字的同时,理解吸收书法理论,入门得正,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了之后那质朴率真、情趣横生的书法作品。杨启国对文学创作也饱含热情,看他的散文便能感受到他极强的文字功底和文学底蕴,在他的笔下,所有人与物都变得生意盎然,极具意趣,他细腻的观察能力与文字感知或许也对其在书法领域的前进有所助益。

仔细考究,能从杨启国的书法作品中,看出颜真卿和朱耷两位艺术大师对他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他学习与延续两位书法家在文字中直抒胸臆、表达时代浪潮的特点。欣赏杨启国的书法难以忽视其中强烈的感情内涵。他并不是一味抒发而不顾表达规律的创作者。在技巧方面,他的笔墨、章法都相比之前传统书法有了自己的创新和突破,游走于丰富且极富变化的笔画间,他得以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因此他的作品不落俗套,有着惊人的创新力。

在杨启国的书法作品中也表现出自己对于艺术的理性思考,他善用秃笔藏锋,其作品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错落有致,字字独立却又相互呼应,大小不一,书风怪伟峭拔,雄健恣肆。其间提按顿挫明显,骨力劲健,富于装饰性,笔画厚重,字型渐大,气势恢宏,款识和印章的排列也使作品的布局章法更加丰满、疏密有致、丰富多变中又不失法度严谨,字里行间中他的宽博胸襟和文化沉淀被一一体现。

感性与理性也是冷与热的代表,正是这样冷与热的交汇,使杨启国的艺术作品在多种形态上都是极具情景感且十分鲜活的,理性的思索也为作品的严谨合理做出铺垫,感性的不可复制的主观情感在理性的审美思考后呈现出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也在杨启国的不断探索发展下开辟了创新的书法艺术形式。


责任编辑:刘淼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大众时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sitemap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